《越剧女小生之阴刚美》

2018/8/6 10:47:47

国际戏剧小镇联盟理事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路生



《越剧女小生之阴刚美》


上个世纪中国戏曲界,出现两种非常特殊的现象——乾旦和越剧的女小生。这两种现象产生的源头是不一样的,由男性扮演女性角色,乾旦的盛行是因为当时京剧界不许有女演员,但越剧女小生的风靡是出于观众的需要。

1949年解放以前,上海至少有几十个越剧团,如何生存靠演出票房。观众除了有钱的太太们以外,绝大部分的是上海的纱厂女工。当时的票价不是很贵,女工能够花的起钱去看戏,还有日场、夜场轮番上演。后来,女子越剧式微了,其中一个原因是,国立剧院和私营院团之间的矛盾。比如上海成立越剧院以后,几个流派进去,还有很多流派都没法进去,造成不少人才流失越剧******的流派“尹派”,但尹桂芳到福建去据说当时上海的越剧迷为了她甚至卧轨,阻拦她去福建的火车。国营院团里的女小生,戏少人多,矛盾层出不穷也影响了女小生艺术的发展

最近,我看了茅威涛老师演的寇流兰与杜丽娘》,非常惊艳,自己杜撰了一个词,叫 “阴刚美”。我们演男性角色是阳刚之美,女人演男性角色则是阴柔之美,我觉得她的表演远远超越了旧越剧的阴柔美,不同于男演男,又超越了传统越剧表演。传统越剧女小生的流派丰富,缠绵悱恻是一派,高昂的徐派,忠厚老实的派,还有常出坏人风流潇洒的陆派,均受人欢迎但是毕竟还是在阴柔美的范畴里。“寇流兰”则能打动现代观众,因为现代观众需求不一样。我甚至觉得寇流兰与杜丽娘》中“杜丽娘”的部分完全可以不要,因为《牡丹亭》已成为昆曲经典,越剧演不过昆曲单凭一部分,却是新的高度或许无需唱腔,就用越剧的绍兴官话来讲台词,便充满着诗意,即便话剧那样表演也是受人欢迎,这一种特别的魅力传统越剧吸引的是上年龄的观众,但是寇流兰与杜丽娘》绝对可以吸引现代观众。

我建议,越剧小镇要非常旗帜鲜明地来扬起女小生号召地、策源地。为什么?全国的小镇太多了,几百个,每个省、每个地方都在竞争那么我们靠什么来突出?当然这里是越剧的故乡,肯定要有越剧,但我要说的是,越剧女小生有着独特的魅力曾经,一演员从剡溪坐着竹筏到了上海发展,但是眼下的问题是怎么把上海、杭州、宁波的观众吸引到嵊州这个地方来,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观众。我认为女小生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可以邀请“天下第一团”来演出,可以办艺术节,但越剧小镇自己的品牌、自己打得出去的产品,唯有女小生

日本为参照,跟乾旦相像的是歌舞伎宝冢跟越剧情况差不多,全世界范围内,相像大概也只有只有宝冢和越剧当年宝冢不出名,离大阪很远,为此修了一条铁路,铁路没有人坐。老板就想要么办一个游泳池,大家都去游泳结果生意也不好然后才想出一个女子歌舞团的主意。现在宝冢功成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和品牌效应。如果嵊州越剧小镇能够打造一个这样越剧基地,不怕没有观众

说回来,越剧小镇,越剧是特色,也有局限。上次茅威涛跟我讲她去看暗恋桃花源》,她说我也不比他们差,为什么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受人关注。我说,《暗恋桃花源》大感觉是年轻的、时尚的,而越剧呢,女孩子一听越剧也许就不来了。我有一个想法,越剧是不是也要发展,女小生可不可以发展?创造性的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越剧跟宝冢的歌舞剧有相似也有不“女小生”这一点是一样的,但不同的是,宝冢是一个剧一个作曲,而越剧受到戏曲的局限性。我以前跟郭小男讲,舞美可以不要、服装可以不要、灯光可以不要,但是有两点不可不要:一是方言、二是唱腔,如果这两点改掉就没有戏曲了;可是,这两样也局限了戏曲吸引更多的观众必须要超越我认为方言可以保留,作曲则要拓展,如果这样创作的余地将会很大。莎士比亚的《寇流兰》可以改,别的题材也可以改,像历史题材、有神话传说,近、现代的西方经典……宝冢的题材也东洋、西洋都有。扩展一下眼界,女小生的创作领域要进一步打开

    这只是我对越剧小镇个人的体会。建造越剧小镇,宋卫平先生、小男、沈林教授都是非常有眼光的。我几十年以前来过嵊州,艺校还很破烂,现在已经“中国最美艺校”,如果这个学校宝冢产业链式的培养女小生培养明星越剧再度发展,前途无限。

曹路生先生在论坛展板前


(根据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